夜深了,快手运营部的灯还亮着。屏幕另一端,周杰伦刚刚在抖音留下了开幕式般的第一条视频——12小时,一千万点赞,那闪烁的数据已经无法区分粉丝是00后、90后还是曾穿高领毛衣听《以父之名》的老少年。快手此刻的心情,大抵可以用一个因错过决定性比赛而空落落的球队来形容。没人想承认,自己曾坐拥赛点机会,如今却只能在看台上悻悻然地为对手鼓掌。
周杰伦帐号的简介静默修改,从“全网唯一”悄然变成“首个”——这细微的词语起伏,折射的是平台之间争夺“破圈门票”的心照不宣。抖音的狂欢,让快手的孤独显得愈发写实,如今周杰伦IP效应的余温还在,可账号一年却只更新了三次,那些曾因他的到来而五环外集体狂欢的“老铁们”,恐怕也察觉到了门里门外的风气转变。
这一幕说穿了,就是入口的争夺战,只是这次,快手丢掉的不只是一个偶像,而是原本手握的流量杀招。几年前,拼多多在“五环外”摸爬滚打成了电商巨头,靠的就是“百亿补贴苹果手机”的猝不及防。不论你此前有多嫌弃这个平台,只要有一天在它那里捡到真便宜,哪怕只是帮父母买件小家电,也会渐渐发现自己回不去了。“百亿补贴”成为拼多多通向主流的敲门砖。快手的“周杰伦”,本质也是一道流量闸口,试图撬动用户群体的结构性逆袭。
可惜,入口易堵难重开,类似的故事早在IP商品联名大战里反复上演。名创优品三年八十IP:平平无奇的鼠标垫贴上“哈利·波特”,能卖到两倍价。你购买“联名”时,门口柜台上的其他产品也一并纳入流量网。他们真正需要的,是你留下来。而快手需要的,是让你别只做忠诚的“老铁”,也成为乐于偶遇头部IP的主流用户。
快手的社区,相比抖音少了些BGM里的潮流范儿,却多了一股“烟火气”。老铁文化坚不可摧,但正因过于坚固,也深陷于壁垒。过去三年,快手的线上营销收入、DAU同比增长的数字看起来还“稳中有升”,但行业风向已经敏感捕捉到增长疲态,甚至今年埋下了用户净流失的伏笔。平台最大短板,不在于社区粘性不够熬,而在于进不去的圈子越发多样,留不住的用户不再回头。
关键时刻,AI成了平台遏制滑坡的第二道防火墙——或者说,押宝新赛道的最后一场勇敢。去年之前,快手的研发费用逐年下降,是上市公司理性的算盘,也是激情消散的征兆。今年,剧情终于反转:AI成了一级业务部门的核心,研发投入环比反弹16%,那种“生死一搏”的亢奋感似乎又回来了。
但押注AI,不再是“独家专享”的战场。腾讯、阿里、百度、科大讯飞、商汤科技——所有大厂都把AI当作生存粮仓。要想在AI长跑中成为破局者,难的并非能力,而是灵活度与爆发力。很讽刺,周杰伦抖音首秀视频选的是AI生成的“成长史”,仿佛是时代有意无意的内在隐喻:内容本身已经和算法彼此交织,平台与明星的关系终究是入口逻辑的权衡游戏,谁都无法只靠一个IP吃到永远。
真正的创新点,可能在这里:快手要想跳出流量困局,不能一味蜗居于“社区温度”这张旧牌,也不能幻想随时拎来一个IP就能返老还童。往前迈的,既要是技术效率的极致推演(AI生成广告脚本、短剧大模型审核等),也要是对内容社交本质的重新定义。用户不再满足于单纯观互动、共创甚至对AI生成内容的新鲜感,或许才是刺激活跃的下一个主阵地。
你会因为“周杰伦不再独家”而卸载快手吗?更多人恐怕会像我这样,怀念那几场破纪录的直播盛宴,如今却说不清自己最后一次打开快手是为了什么。如果说抖音像全国连锁商场,人人都在广场舞和热门话题里擦肩,快手则像老街上的自家小铺,温馨但容易走进死胡同——而当下决定成败的,不只是情怀,更是高效率的新内容引擎和入口级IP的火种。
失去周杰伦,快手可能错过了杀入“第五环”的一记快攻。但AI与流量入口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,剩下的路,要靠更坚韧和惊喜的创新重新开辟。你愿意相信,下一个“周杰伦奇迹”,会在快手还是别处诞生?这个时代,每一次入口的争夺,输家和赢家都还未真正画上句号。
专业股票配资与投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